温馨提示:关于市场中出现假冒我司名义对外诈骗的免责声明 查看公告
网店托管,网店代运营

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挑战和机遇

标签: 人工智能工业革命机器取代人类 作者:广州大麦 2018-07-17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自动化技术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有存在感,它們对职场的影响也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那么问题来了,在人工智能浪潮下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纵观世界历史,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带来生产力的跨越式提升以及社会结构的深刻改变。作为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对人们生产生活领域以及各个行业的波及之大、影响之广,或许超乎你我想象。

小到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大到各种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已经从工业领域渗透到了生活领域,人工智能其实早已经慢慢取代、替换原本属于人类的工作,所谓自动化控制等都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形式。一旦人工智能到达了你的身边,说明两个问题:技术已经成熟,趋势不可逆转。所以,很多职业面临被替代的风险。至于是否替代或者说是何时替代,只是成本问题而已。

一、     人工智能真的无所不能吗

先不纠结人工智能的各种定义,目前学者们将人工智能分成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是有自我意识,能做自己做决定的,简单说就是跟人一样的可以进行自主思考的,例如星球大战中的R2-D2、多啦A梦等,都是强人工智能的代表。然后时至今日,还没有任何一个人工智能系统能接近人类水平。自主思考的基本过程离不开判断和联想,判断和联想离不开信息的存储与传输。要实现强人工智能,得先弄清楚人的智能是怎么回事,然而研究人类智能的本质并不是人工智能学科的主要任务,因此目前强人工智能目前仍然只存在于科幻片中。



而弱人工智能目标没有那么高远,弱人工智能不具备自我意识、不具备理解问题、思考、计划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特定领域的问题上,弱人工智能却更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在一些原来只有人或者动物的大脑能做的具体任务上,目前的突破仍是各个弱人工智能做得更好。目前的市场以弱人工智能为主,其技术、算法和应用都相对成熟,商业应用的表现也可圈可点,竞争相对激烈,很多互联网巨头已在人机语音交互、图像识别、数据分析和预测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商业应用。

用计算机科学家Donald Knuth的说法,人工智能已经在几乎所有需要思考的领域超过了人类,但是在那些人类和其它动物不需要思考就能完成的事情上,还差得很远。

二、     “我”要被取代了吗?

由人工智能的种种特点可以推断出,未来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大致具有这几个特点:一是极度标准化,二是个体成本不高,三是大量依靠体力而非脑力,四是专业技能很低且无需提升。举些例子,如流水线工人、洗碗工、洗车工、传菜员、搬运工、人工客服、司机、翻译员、新闻编辑等等岗位都符合上述条件,连普遍认为很难被机器所替代的会计、记者等岗位,人工智能也毫不客气地了进来,而且工作起来比专业人员更精准、更快捷。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几乎改变了所有的行业,许多工作也被取代,但也开拓了很多新职业,创造了很多新岗位。据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互联网行业从业人数已达1677.2万。人工智能时代也将如互联网时代一样。人工智能的确会替代部分工作,不过它同时也会创造出很多新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回看历史上的每次工业革命,新的技术既会取代一些旧有的就业岗位,同时也会创造出大量新的岗位。就像现代化农业生产工具的出现代替农民耕地,解放了农民让其可以流动到城市里务工;就像各大电商平台冲击了实体店经济,但也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快递员群体的激增。

三、     “我”的机会在哪里

现有的弱人工智能具备数据处理自主学习快速改进三大基本能力,能够将大量数据进行存储学习应用改进的循环,但其局限在于无法进行推理或通用学习,并需要大量的数据样本归纳与不断的试错练习。因此,现阶段对实现人工智能的应用依然不可或缺:需要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寻找、识别并分享有用的数据,也需要对机器的行动进行反馈。



可以预见,未来与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研发人员将成为最普通的工种。今后热门的职业可能是决策工程师、计算实验工程师、平行执行工程师、可视化工程师等,就像眼下风风火火的机器学习工程师一样。

国内某互联网招聘平台上,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岗位就不在少数,比如机器学习专家、人工智能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等,薪资一般都是月薪一万元以上。随着人工智能商用层面的不断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精细化的人工智能相关工作出现,比如图形图像处理、语言识别等,这些比较依靠脑力的工作会逐渐增多。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导致现有产业链的颠覆及变革,催生新的产业、产品和服务,创造出新的岗位。机械性的、可重复的脑力或体力劳动,将被人工智能或机器人取代,但同时也将人类从低级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类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脑力劳动,有助于更多新的、有深度的、有创意性的人才需求出现。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会使人工智能相关“新行业”带来“新岗位”,必定会产生一些“没听说过”的新岗位,比如已经被行业认可的“自然语言处理师”,以及“语音识别工程师”等等,比如人工智能或机器人产品经理,高级机器管理人员也将大量涌现。而且其他行业“旧岗位”也需“人工智能化”,如安保、翻译等基础的安检、翻译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仍然会剩下的少数的人,比如有丰富安保经验并且能操控安保机器人的安保负责人,比如垂直于某个细分领域的翻译人才,这类型人才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并且由于技能升级,收入可能会比以前更高。在一个真正实现人工智能的工作场景中,传统劳动者并未被驱离,只是改变了角色而已。从历史上看,技术进步会不断消灭旧的就业岗位,也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总结: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指出,人工智能的社会意义将超越个人电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特定的信息技术,甚至极有可能,在人类发展史上,成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不可阻止。对于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我们不应该消极面对,而应该积极拥抱和适应,抓住时代的机会,驾驭人工智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敢于、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在新的 人工智能时代,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文章参考:

维基百科:人工智能

李开复、王咏刚合著《人工智能》


输入店铺信息,获取专业全方面分析

* 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