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关键数据,摸清内容投放质量
内容营销市场的成长,就像雨后春笋,眨眼的功夫,内容普及度已经好高。一年前,好多KA商家只是在试水淘内内容渠道,现在,几乎每个商家都在做淘内内容投放。市场在野蛮生长中,却没有一个成熟的投放体系。大家都一窝蜂去做投放,几万甚至几十万投出去了,却不知道哪个是有效的投放。
本篇内容针对这个问题,给到几个关键的数据维度,精准评估内容的投放质量,告别摸黑式投放。
正文:
数据是内容投放的指路明灯,不使用数据进行复盘的内容,相当于摸黑前行,这条路走成什么样,心理根本没底。
要为这条路点灯,需要用到哪些数据呢?参考直钻投放的评估标准,分别为投入金额、成交金额、PV、UV、CVR、ROI、CPC、CPM等8个数据维度。
在寻找这8个关键数据之前,特别说明一下数据来源。
一般来说,有四个查看数据的渠道,分别是前端PV、达人后台、生意参谋、数据银行,且各个渠道之间数据收录稍有不同,从最高性价比的角度,我们常采用前端PV以及生意参谋两个渠道。以下8个关键数据的分析,数据来源主要就是这2个渠道。
一、 基础数据
1. 投入金额
由投放渠道的价格,以及投放篇数决定的。
2. 成交金额
成交金额来自生意参谋,观看通道:流量-店铺来源-支付金额。

3. PV
PV即页面浏览量。
可以通过生意参谋获得,也可以通过文章链接记录,因生意参谋数据总是惨淡于文章的PV,也不如直接的链接数据精准,所以,我们一般选用文章链接,也就是前端PV作为评判依据。若是不能直观查看到PV的渠道,比如生活研究所、爱逛街等人群导购渠道,需要达人提供后台数据。
4. UV
UV即观看人数。
主要由生意参谋获得,观看通道:流量-店铺来源-访客数。

PV与UV的区别及判断说明
PV:所有人一共看了多少次;
UV:来了多少人;
比如,一个渠道来了10个人,是UV,看了20次,是PV, 另外一个渠道来了10个人是UV,看了50次是PV。
说明:第一个渠道,平均每个人看了2次,第二个渠道,平均每个人看了5次,说明第二个渠道来的人,更优质,粘性更强。
二、 高阶数据
1. CVR
CVR即转化率,计算公式= (转化次数/点击量)×100%。
除了计算,也可以直接用下单转化率代替,查看通道:流量-店铺来源-下单转化率。
此处补充说明一点,如果是已经投放的内容渠道,而流量来源并无展示,可归入“淘内免费其他”评估。
2. ROI
ROI即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转化金额/投入金额
大多商家看中收割,ROI就是最简单粗暴的评判指标。但一般情况下,内容的ROI让人很失望,还是以曝光类(PV)的数据做评判依据,会更合适。
3. CPC
CPC即点击成本,计算公式=投入金额/点击率
CPC计算涉及到两个数据—点击量与投入金额,点击以进店为准,看的引导进店次数,投入金额看各渠道对应的费用及投入篇幅,不需赘言。

4. CPM
CPM即展现成本,又称千人展现成本,计算公式=(投入金额/展现量)*1000
CPM计算类似CPC,展现数据是PV。
内容大多是按展现付费,即CPM方式,所以,在做数据评估的过程中,可以偏重CPM维度。
CPC与CPM的区别及判断说明
CPC:按点击付费;
CPM:按展现付费;
有个渠道,按照点击付费,一个点击1元,这是CPC;
另外渠道,按照展现付费,展现1000次收费100元,这是CPM;
这种情况怎么计算哪个渠道更值呢?必须通过换算到同一个标准做比较,所以一般每个渠道都会同时计算CPC 和CPM。
此8个数据维度可由需求而定,可以全部列为评估标准,也可以选用部分做评判,其他渠道的投放也是类似的评估维度。
输入店铺信息,获取专业全方面分析
* 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